[文]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姜宇婷
张成进,中共党员,安徽大学文学博士,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汉语词汇、语法兼及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教学课程为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文字学。张成进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C刊论文10多篇,获得南京审计大学校长奖教金和多次教学质量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得省优秀论文,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上成绩突出。
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张成进老师之时,张老师带着微笑向我们问好,一种莫名的亲切。再次与老师交谈,内心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没有以前的紧张与局促,而张老师还是那样的从容与和善。
初心
张老师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现代社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所学与最后的职业归属并不相同,有的可能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但于张老师而言,从师范专业学习到最终的职业选择一直没有转变过方向。我很好奇是什么让张老师一直坚持选择走教书育人这条道路。张老师谈起了自己当时上大学之时的体会,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在选择就读的大学与未来的就业目标方面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想法,他们只是怀揣着对大学的一种美好期待与憧憬进入校园。尽管当时选择安徽师范大学没有明确将来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师范大学四年中受教育的经历和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耳濡目染让他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梦想,最终让他坚定了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和成为老师的想法,尽管在求学过程中有过很多其他机会,但张老师依旧初心不变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
付出与收获
张老师2005年来到南审,一直到现在。在谈起自己这么多年最深刻的教育经历之时,张老师便想起了自己和学生们之间的一些回忆。每每当学生在比赛、考研或者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会第一时间主动找到老师交谈,寻求老师的帮助。张老师作为过来人,总是给予他们自己最及时最真切的建议,陪伴他们走过人生若干个重大的时刻。看到几年后学生们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成人成才,实现他们的梦想,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内心便会有了莫大的欣慰。说到这里,张老师高兴地提起,有两位学生已经连续十多年教师节或是过年过节,都会给他发来手机祝福短信,或留名或忘记了留名。虽然现在是通讯十分发达的时代,但他们依旧选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表达对自己对老师最真诚的祝愿。张老师在谈起这些事情时满脸幸福的微笑,从老师的神情中我仿佛可以看到老师收到祝福和牵挂时内心的欢喜。我想,于他而言,成为教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欣慰他的学生各有所归以及桃李满天下的那般精神富足。
“能”:深入实践
大学四年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与挑战,但有时候却因为自己的一些犹豫和胆怯而错失展现自己的机会。作为众多大创指导老师和各项比赛的评委,张老师深有体会。张老师指出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要求我们做事要谦虚低调,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社会,我们还是要多掌握一点技能,有机会就要充分地展现自己。如果我们过分的低调即便我们有才华有能力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张老师已经指导过很多大创项目,参加的学生不管是项目主持人还是团队成员他们从中都学到了很多,或是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或是敢于展现自我的信心,因此,与他们而言,不论是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是未来的发展都会大有裨益。当同学们想要参加大创时,张老师作为指导老师都会给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学生选题成熟会进一步进行交流沟通,如果还没有想法的话,那么张老师就会从专业角度告诉同学选题该怎么选,或者结合本专业去选择比如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选题,或者结合当地文化遗产、方言民俗、独特文艺样式去选题,又或者从第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方面去选题)。在选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也会接触到很多有益的第一手资料;同样,再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呈现笔端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本科生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所以无论是成为一个项目主持人还是成员都要积极地去参加。
“专”:基础越牢,道路越宽
在和张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张老师多次强调了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去年的古代汉语课堂上张老师也是一直这样要求我们,打好每一课的基础,这样才能走好以后的每一步路。作为对我们专业基础进行检验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两篇论文都是对我们专业基础的一个挑战,我们的专业基础掌握得牢不牢固,阅读面够不够广博,都会在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体现出来。张老师告诉我们文学院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由同一名老师指导,而毕业论文是对学年论文的进一步加工和深化,更是检验和锻炼自己专业水平和写作学术论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未来可能从事写作或者科研的能力培养。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时一般会让学生将兴趣点确定下来,然后再和老师进行交谈,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选择,接下来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文献,明确写作的思路、框架、语料等。一般学年论文是3000字以上,而毕业论文一般是8000字以上,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加工,是四年专业学习的总结,那么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张老师都会鼓励和要求学生去去设疑、去思考、去钻研。
临近考研季,在是否考研这个问题之下,不少学生陷入了思考与纠结中。张老师也明白同学们这样的焦虑,每年的这个时候不少同学都会找到老师寻求建议。张老师认为现在的同学毕业时年龄还不算大,更加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提高一下学历层次;考研时间是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所以不会影响后续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或者选择考编、考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可以尽早确立考研的目标,那么在专业学习中就会更加专注,就能更早地进入考研状态,这对于我们夯实专业基础、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大有裨益,这样我们的学习面貌与获得的回报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可以说选择考研、提高学历层次反而可以成为我们专业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张老师坚持,虽然说我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就是现在所学的专业,但是专业基础与综合能力是才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我们在学校待多少年,就业还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但不管我们最后最终的目标是做什么,我们都要把专业能力提高上来,把我们的理想层次提高上来。
“特”:坚持的力量
南京审计大学作为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高等院校,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文学院在南审却是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张老师认为,南审主要是以财经类为主的学校,虽然经管文法等专业协同发展,但是每个学校在发展之时都会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文学院与审计、会计、金融等专业的定位有所区别。基于此,文学院不仅承担着本学院的专业教育任务,还要担负着提高全校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任务。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才成器的必备素质,为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所必不可少。文学院老师们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努力为全校学生提供众多人文素质方面的优质公选课,并且为学校和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止于至善,努力做到完美。
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我深感幸运,能够在这样一所学校里遇到这样一群老师。我十分自豪地告诉张老师,班上的许多同学都很喜欢文学院的专业,也十分庆幸留在了文学院,对于课程的学习也十分积极。张老师也表示认同,近几年来,文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好,虽然同学们一开始进入学校可能专业思想不太稳定,但在经过了新生教育和一年文学院专业课学习之后,专业思想摇摆不定的同学大部分都坚定了留在了文学院。同学们专业思想在不断稳定,想转专业学生人数在不断降低,这样一来,学院、老师、学生乃至就业升学都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犹记上学期张老师刚刚见到我们时,开心说的那句话“人好多啊”,现在想来,那是经过了多少年的努力之后的一份小小的惊喜。
“俗话说,打铁还靠自身硬,我们文学院在科研、教学、育人的方面做得优秀,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文学院大家庭,我们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选择文学院的不会后悔。”这是张老师的信念,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文学院老师的信念。
师者,明灯
虽然南审不是一所师范大学,但是文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完全符合成为一名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的。张老师也谈到,很多从南审文学院毕业的学长成为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或培训机构的老师,而且表现地都非常优秀。现在当老师是凡进必考,成为一名老师也是我们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是兴教之源,对于我们的毕业生而言,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教师是一份培养人的职业,一份崇高的职业,成为一名教师之后还可以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可以把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变成现实。张老师拿他自己做例子现身说法,我自己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几年,一路走来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因此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后,也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接好“传道授业解惑”这根接力棒,担任基础教育的领航者。
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而张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位“人师”,在很多学生心中,不论是在专业学习方面还是人生道路上,张成进老师都是一盏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明灯。